万达光电(青岛)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竣工投产“零间隔”,工厂提前“满负荷”
企业有话说
福建万达集团青岛区域项目负责人贾海平:“竣工即投产”让我们效率大大加快,节省了2个月以上的审批时间,帮助我们提前实现试生产、首批产品提前下线,这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保驾护航。
万达光电(青岛)生产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生产车间内,一批胶条和背板正在紧张生产加工,随后将快速发往隔壁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
在西海岸新区重点打造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中,万达光电(青岛)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作为京东方重要的配套项目,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集背光源、SMT(表面贴装技术)贴片、模切及冲压件设计、生产、研发于一体,规划建设12条背光源、SMT贴片等生产线。项目2022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上半年首条SMT贴片生产线投产,目前一期项目6条产线已经满负荷生产。
随着京东方产能增加,万达光电二期项目压茬推进,主要生产电脑显示器上的注塑件和冲压件。实现快速竣工、迅速投产,成为企业最迫切的诉求。
在西海岸新区模拟审批、拿地即开工等多项审批措施助力下,项目建设之初就实现了加速度。“前期手续办理都非常顺利,后面从开工建设到完工,实际上就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福建万达集团青岛区域项目负责人贾海平说。
二期项目两个生产车间完工后,企业最关心的事从赶工期转到了快验收上,希望设备快速进场。但在这个环节,按照原本审批程序,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
怎么才能缩短竣工与投产之间的时间差?企业正着急的时候,西海岸新区开展的“竣工即投产”改革,让事情迎来了转机。
西海岸新区以企业“急难愁盼”为起点,反向拆解各部门权责,建立“主责部门牵头、关联部门协同”的并联审批机制,构建起“洞察企业需求—政策精准供给—服务成效反馈”的完整闭环。通过“逆向倒推法”,“竣工即投产”重构了审批逻辑。
针对万达光电(青岛)生产制造基地项目,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同步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五方验收”。
“‘五方验收’合格、相关部门同意后,企业承诺不变动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提前进行生产设备的搬运、安装和二次装饰装修,符合应急、消防、特种设备等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对生产设备试运行。”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四级调研员庄鑫介绍,此举将竣工与投产的时间间隔清零,同时为企业避免了项目竣工验收后再进行二次装修、设备安装可能造成的资金浪费。
“竣工即投产”改革,为万达光电(青岛)生产制造基地二期项目节省审批时间2个月以上,效率提升60%,让企业更快进入全面投产运营阶段。
现在的万达光电,正在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我们现在是歇人不歇机的状态,机器24小时运转,每天产量在4万件左右。”福建万达集团青岛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车间负责人林鹏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